/www/wwwroot/uranium92.tech/usr/plugins/AMP/templates/MIPpage.php on line 31
">

年暮

2024-07-13T14:06:00

老去是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此刻开始,人生的目标变成了死亡。
头图©Copyright:BiliBili@KoraCola“你的静默追赶着我被捕的时光”

我家爷爷去年去世了,我在随谈中写过。之后我奶奶孤苦伶仃一个人,儿女放心不下(即便我爷爷还在世时也是她做饭菜,两人还老吵架),便将她接出了村子,送到儿女家里住。

接出来是得到一致同意的人本主义,但是送到谁家就是琢磨不定的人文主义——前者是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后者是否定了封建的约束。没辙,老三远在南方平时过年都不回,东北人又是以外出闯荡为有本事,老人家虽喜欢的紧,但是实在山遥路远,三叔家儿媳又很强势。老二家中,我父母都有工作,平时将老太君一个人留在家也不甚妥当。老大家中,我大娘没有工作,在家中做全职太太,我姐姐也和老人家相处密切。可惜后来每日相处,还是不得不心生隔阂。大吵一架后的解决方式是将老人送到我家。我妈倒是不与老人家打仗的,老人家也听我妈摆弄,倘若看电视吃零食便是颐养天年。

我不是批判谁,而是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即便是这样也是他们能做到的最好了。

现在总有一种宿命论式的观点,也就是说二战时期即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马特勒,这就是一种仅强调历史必然性而忽视历史偶然性的观点。试想,红军的遵义时期,倘若没有毛主席,红军便要在会议上全面通过那个足以葬送中国公运的战略决定。倘若将随便谁放在他的位置上,打不打得赢常凯申还要两说。可是,可是,在相处过程中,人们又是过大强调个体作用,而忽略一般规律。可以说我是茅坑里的臭石头、死硬派回避型依恋分子,但是人与人靠的太近,就是会爆发这样那样因每个人想法不同而造成的矛盾。譬如这样,和千万户家庭的如此。我奶奶那一辈人的历史使命不过是,面朝黄土勤勤恳恳半辈子把儿女送入学校,催婚催育,孩子上班就去照养孩子的孩子。等到这份使命也结束了,养老就是混吃等死的代名词了。

以“上帝已死”作为理论基础的海德格尔在垂暮时呼吁“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人类”,而这个上帝就是掌握了自主的人类。我考虑良久,才发现人类不再是存在主义的主角,因为人类的意义真的可以在一个这样的社会中预先被赋予意义。这种强加的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反动,因为人有作为人的尊严,工人、农民是人而不是机器。有别人赋予的意义可以意味着不用自己寻找意义,只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这样的结局,你满意吗?”

我们都知道半夜十二点之前睡觉对身体好,多吃蔬菜可以活得更久...除了享乐主义的影响,我相信也是有一些作为人类本质存在的影响。一个人,历史使命被标记的人,从出生下来就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年暮者,过程倘若又可以被忽略,这将是怎样一种讽刺的向死而生?即便是选择了生儿育女为之付出一切的人,也总该是实实在在的自主思考才对。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Baidu MIP」版。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