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的博客

“记得愤怒”——以文化阶级视角评“民粹”与“本土自由派”

在麻木不仁的世界里面,请你记得愤怒

愤怒是很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在讨论革命时,共产党人呼吁民众游行、反抗所凭借的,也无非是愤怒二字而已。谈到革命,任何人都不会想让自己冲到前面,让革命党派内部的沾亲带故者、投机主义者摘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只是,看到同胞的血,看到亲人、手足的血,让大好青年忘记了名为实用主义的怯懦,向万恶的旧势力发起悲壮的冲锋。

我们这里谈论的不是一种唯心主义,而是社会的、文化的愤怒:这是符合列宁主义的宣传,类似宣传共产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以正本清源、扫除迷雾这一文化道路,是一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锋利宝剑。面对不公,谁人不曾年轻过?谁人不曾愤怒过?只是在铁房子一样社会中忘记了反抗,否定了改变,看的思想道路越多越迷茫,距离生产生活越远越抽离,便也显得“读书越多越反动了”起来:这种人用他们自诩理性的辩驳浇着革命的冷水。即便他们自己也是无产阶级的一员,却也要为了现有统治阶级的利益作辩护。他们是软弱的小资产阶级,可以团结,但其反动性最不可小觑。如何处理这一部分,是我们在文化战场上最不可放松的部分。

这一部分是一个独特的,具备文化生产、再生产职能的文化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体现,即“由人所创造的法律政治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文化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阶级利益、感情和思想。”过去的资产阶级喜欢马术与红酒,劳动阶级喜欢武术与啤酒。其虽未必然有地位上的高低,却必然拥有阶级的喜好投射。

而我们亟待讨论的另一个文化阶级,即相对底层的人民总是易于煽动的,这也是民粹能够以民族主义情结、沙文主义腔调俘获众多受众的原因,因为党同伐异是人类社会运转的本源逻辑,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的政治手段。也就是毛主席说过的:“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部分群众是最好团结的群众,这一文化阶级的人民是朴实又可爱的,以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居多。这一部分的人民也是最值得同情的,被本国家买办、官僚剥削压迫的同时只是以假想敌作为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公的来源。倘若我们公开普遍存在的政府贪污,买办劣迹,再扛起大旗,就可以得到这部分民众的支持。这一部分的人民是任何时期革命的主要力量,只要我们提出了平等、民主的口号。

此时此刻,愤怒是被滥用的心理需要,肾上腺素的空转让人们对着互联网世界中的仇敌释放着过剩的卡路里摄入,纠结于性别议题等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划分着耿耿于怀的让利。上面只是一点小小的分配、裁定疏忽就能引得下面的鱼儿争相抢食,好不热闹。而真正的问题——深入骨髓的经济社会压力却无从谈起。人们可以痛恨自己的“无能”、“不够努力”,在愈加腐朽黑暗的社会里麻木挣扎。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方法路线。世人皆苦,拿枪杆,打土豪,分田地的时代早已过去,毛主席亲手指出的文革早已锈迹斑斑。自上而下的改革隔靴搔痒,自下而上的尝试寒雀无声...

只是,再暗淡无光的日子里,也绝对不要忘记愤怒...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